索引号: nfqrmzf-2024-00646 发布机构: 南芬区人民政府
信息名称: 南芬区2024年第四季度重点行业领域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 主题分类: 预警信息
发布日期: 2024-12-06 成文日期: 2024-12-06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南芬区2024年第四季度重点行业领域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

发布时间:2024-12-06 08:59:30 【字体: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

四季度,影响安全生产风险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因素。随着秋冬季节转换,气温逐步下降,低温、雨雪、冰冻、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增多;二是季节因素。四季度有国庆假期,也是各项工作收官冲刺期,相关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防控压力增大。其中:

(一)矿山

四季度进入生产旺季,企业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目标,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以及设备维护检修不到位等引发事故的风险加大;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给矿区运输、野外作业、井下通风系统运行、尾矿库放矿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矿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受利益驱动,私挖盗采矿产资源的非法违法行为极易引发伤亡事故。

(二)危险化学品

1.低温可能导致电子元件塑料和金属构件等失效、仪表控制失灵、电线电器等设施损坏,引发事故风险加大;

2.冬季空气流通较慢,生产区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聚集导致人员中毒;

3.节假日期间设备开开停停等易导致设备故障,安全生产风险加大;

4.秋季危化品工程建设进入完工期,部分项目建设赶工期、抢进度带来安全风险加大;

5.烟花爆竹经营旺季前批发企业超量储存、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仓库内储存烟花爆竹等行为。

(三)金属冶炼等制造业

1.低温易导致冷却水系统、煤气水封及排水器等工艺及安全设备失效;

2.秋冬季蔬菜淹渍、冷藏量大,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中毒窒息事故风险加大;

3.企业赶工期、冒进生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加大。

(四)民爆物品

1.民爆生产企业面临产能释放压力,人员和设备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容易引发疲劳工作和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2.近期民爆企业报废设备及库房销爆工作增多,销爆过程存在安全风险。

(五)城镇燃气

天气转冷,室内门窗紧闭、不通风,形成密闭空间,如遇阀门关闭不严、管网泄露,容易发生燃气事故。冬季如遇寒潮等极端低温天气,暴露在外的燃气设施容易发生低温损坏。

(六)建筑施工

1.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安全管理、基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工程、施工用电及起重机械等五个方面,加上参建各方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等多种因素,极易引发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起重)伤害等五大伤害事故;

2.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施工现场为抢工期、赶进度,频繁交叉作业,忽视作业现场人、机、物的安全管理,导致事故发生几率剧增;

3.停工期间施工现场的防火、防冻、防盗、防滑、防中毒等“五防”工作不到位情况时有发生。

(七)交通运输

1.国庆等节庆活动,群众出行出游增加,自驾车、旅游包车等人流物流车流增大,同时,受雨雪、冰冻、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路面湿滑,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增大;

2.城市各项建设工作逐步开展起来,货车、工程运输车辆等多,进入货车超载违法行为易发时期,加之年底、假期等时段交通量激增,天气、路面情况复杂,发生道路运输行车事故风险加大;

()文化和旅游

1.冬季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会对景区内道路交通、游乐设施、建筑设施等造成影响,增加游客滑倒、摔伤以及设施损坏的风险;

2.随着气温降低,景区内的取暖设备使用频率增加,如电暖器、炭火等,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3.经过前三季度的高负荷运行,游乐设施、观光缆车等旅游设施可能存在磨损、老化等问题,如不及时检修维护,容易发生故障,危及游客安全;

4.一些景区、文博等场所在举办节庆活动时,人流量大,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特种设备

1.天气转冷,旅游景区户外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和观光车处于运行末期,可能存在事故隐患;

2.取暖锅炉集中修理、检验可能存在检验不及时,备用锅炉检验滞后等情况;

3.大风天气对高层住宅电梯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

(十)消防安全

1.秋冬季节交换,天气逐渐转凉,室内生产经营用火、用电增多,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及沿街小单位小场所等,违规住人、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电器线路敷设不符合规定、违规使用取暖器具、占用消防车通道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2.气温降低,电动车充电频繁,时常出现把电动车推到室内、楼道内充电等现象,加上私拉电线,极易引发火灾;

3.老人及幼儿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防范能力不足,火灾风险性极高。

二、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各有关部门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以下防范对策建议:

(一)矿山

1.及时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印发安全风险提示单,督促企业做好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2.严格监管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七假五超三瞒三不两包”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3.督促指导矿山企业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聚焦尾矿库、采场边坡等重点部位,组织全面排查整改事故隐患,严禁企业下达超能力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经营指标,坚决杜绝违规生产、超强度生产等行为;

4.强化季节性风险管控,督促企业加强对供电设施、防坍塌措施、防冰冻措施和防道路平台结冰、车辆防滑措施的管理。

(二)危险化学品

1.强化对特殊作业安全的检查,加强设备带“病”运行情况排查,实现问题隐患动态清零;

2.督促企业在使用或者产生可燃、有毒物质的生产场所,做好通风换气,确保可燃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施处于正常投用状态;

3.督促危化品生产企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生产储存装置和场所的防雨防潮、保温防冻措施,加强对遇湿易燃或遇湿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安全管理;

4.督促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合理安排作业,严禁赶工期、抢产量、超负荷;

5.加大烟花爆竹批发企业执法检查力度,对非法违法储存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三)金属冶炼等制造业

1.督促企业落实冬季防火、设备管道防冻防凝、防煤气中毒等冬季安全防范措施;

2.严格落实设备用电安全、防火责任等制度,定期检查、更换老旧设备;

3.突出金属治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工艺,对照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精准执法“回头看”行动;

4.制订冬季安全生产管控方案,各项工作内容细化到作业区、班组,明确主要风险、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网格化安全管控清单;

5.提高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隐患整改的质量,重点检查能源介质管线运行安全、各类报警设施和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情况、老旧厂房、轻质屋顶的结构安全检查、做好秋冬设备设施点检、维护、保养工作;

6.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相关方人员四统一安全管理,组织解冻库等煤气岗位人员进行岗位实操培训,提高岗人员安全技能水平;

7.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开展应急预案“每周一练”活动,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开展救援和处置。

(四)民爆物品

1.重点时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三违”、“四超”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进一步做好消防设施检查维护工作,不断提高防火救火能力,加强对逃生路线图及相关标识牌维护,开展消防能力培训及救援应急演练。督促企业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制度;

2.根据劳动法规定,合理安排员工作息时间,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加强冬季现场混装车的维护保养,确保行车安全;

3.加强对销爆期间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遵循销爆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开展销爆工作,坚决消除销爆过程产生的风险隐患。

(五)城镇燃气

1.继续组织开展燃气安全宣传,利用入户安检、随瓶安检、燃气抄表、更换燃气安全装置等时机开展安全检查和用气常识普及,督促燃气用户自觉养成良好用气习惯,不断增强用户用气安全意识,提高群众防范燃气安全事故的能力;

2.督促燃气经营企业做好燃气场站、管道等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防腐保温,提高抗冻性能,同时加大巡视巡查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

(六)建筑施工

1.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四季度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冬季施工的注意事项、防滑防摔措施、防火防爆知识等。并组织观看安全事故案例视频,分析事故原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密切关注大风、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灾害天气,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提前制定冬季施工方案,准备好冬季施工所需的保温材料、防滑材料、除雪设备等物资,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清理积雪和积水,设置防滑标志和防护设施,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火源,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深基坑、高边坡等高处作业和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三违作业”;

4.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七)交通运输

1.要重点针对冬季容易发生事故的易侧滑、易结冰、易浓雾、长下坡、急转弯及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做好安全生产预警、风险动态监测工作,增加派驻力量,合理部署,全力做好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加大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监管力度,重点打击“三超一疲劳”、货运车辆非法改装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督促道路运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充分利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大数据研判平台,精心研判辖区大客车、大货车交通出行、交通违法规律特点以及交通事故肇事原因,认真梳理了交通运输、务工返乡等集中出行规律特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4.进一步完善落实恶劣气象条件下道路交通应急预案和管制方案,加强与气象、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强化各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值班、勤务制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组织实施交通管制,严防发生多车相撞事故和大规模交通拥堵。

()文化和旅游

1.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在景区道路设置防滑设施,对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进行加固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和人员疏散方案;

2.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对景区内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加强对游客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禁止在景区内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等行为;严格管理景区内的取暖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3.对游乐设施、缆车等进行严格的安全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在设施运行前,对游客进行安全提示和指导;

4.加强对景区等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景区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合理规划景区的游客流量,在举办节庆活动时,加强现场秩序维护,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特种设备

1.对户外特种设备开展隐患排查,重点检查仍在运行的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和旅游观光车辆,发放《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提醒单》;

2.开展供暖锅炉检查,提高检验机构工作效率,为供暖企业提供便利的技术服务;

3.结合电梯按照电动自行车阻止系统,对全高层住宅电梯开展隐患排查。

(十)消防安全

1.组织各大队对旅游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社会单位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及时排查整改火灾隐患,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2.针对季节火灾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消防安全提示督促各单位加强值班值守和防火检查巡查,强化消防安全培训,及时排查整改火灾隐患;三是组织人员在重要时间节点对重大活动、车站地点等开展现场消防安全防范工作;

3.结合当前开展的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引导车辆规范停放,全面确保生命救援通道的畅通;

4.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推广楼宇单元门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并依托新“三级”消防监管,发动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公安派出所、社区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和物业服务企业,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环节安全检查和宣传提示工作;

5.积极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人及幼儿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切实提升消防宣传实效,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