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nfqrmzf-2019-00096 | 发布机构: | 南芬区人民政府 |
信息名称: | 南芬区脱贫攻坚2019年工作要点 | 主题分类: | 政策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9-07-17 | 成文日期: | 2019-07-17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南芬区脱贫攻坚2019年工作要点
为推动2019年南芬区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打赢打好全区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根据《本溪市脱贫攻坚2019年工作要点》,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
1.开展脱贫质量大排查。对已脱贫的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质量开展一次全面大排查,将脱贫成效不稳固的脱贫人口、返贫人口做返贫处理,重新纳入扶持范围予以继续扶持。重点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不稳定贫困人口,通过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2.开展“档外人口”贫困识别。对建档立卡以外的农村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原因致贫的“档外人口”要按照规定程序纳入,坚决扫除“死角”、“盲区”,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二、加快推进行政村提升工程
围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加快推进行政村提升工程,补齐行政村发展短板,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1.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村通村组路建设,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等基础设施维护机制。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改善贫困村所在街道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继续完善全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三是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治理。
2.提升扶贫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带贫减贫能力。一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行政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重点培育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电商扶贫带贫站点和示范网店,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村级特色品牌。二是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推进行政村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与支持各类企业到行政村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三是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建立致富带头人创业项目减贫带贫机制,把致富带头人培训纳入地培训计划。强化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配强建强农村发展带头人。
3.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稳妥推进村民自治下沉,增强村民小组(自然村)治理能力。加强贫困村农村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提升贫困村治理和服务能力。二是创新治理机制。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贫困村治理体系。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贫困村盘活各类集体资产,鼓励贫困户将闲置农房、土地经营权等资产入股。大力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建设扶贫车间,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4.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一是纠正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评选。建立邻里互助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大力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抵制封建迷信,防范宗教思想渗透。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培训。建立脱贫激励制度,评选先进脱贫典型,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
三、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推进工程
1.继续推进教育扶贫。继续实施教育资助政策,对学前至高中(中职)贫困学生发放普惠资助资金,完善学生资助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去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学校软、硬件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儿童不辍学。继续提高贫困家庭智力脱贫能力,加强对返贫家庭学生的资助跟踪。
2.继续推进产业扶贫。落实《本溪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特色林业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电商产业。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3.继续推进就业和低保兜底扶贫。强化就业政策落实,鼓励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实施贫困高校毕业生托底安置就业。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助力参保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探索并制定我区农村家庭收入核算办法,进一步落实因病支出型家庭救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行一户一册管理,精准掌握并落实残疾人贫困户的需求。
4.继续推进健康扶贫。重点围绕精准健康扶贫三年计划,实施“三个一批”重病救治工程,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贫困人口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发生率和返贫率,提高脱贫人口的生活质量。在已有的医疗保障基础上,再建两重保障,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保险和实施慈善救助。
5.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高脱贫质量,加强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新建和改造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建设;搞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
四、实施“文化进万家”工程
充分调动全区各类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提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利用率,实现文化精准扶贫。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宣传对农村贫困老人的关爱扶助,营造“百善孝为先”的浓厚氛围,激发子女敬老、爱老、养老意识,倡导淳朴家风、村风、民风。开展感恩教育,增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恩情”意识,激发对党、社会的感激之情。
五、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
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按照《本溪市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行一户一册管理,落实好各项扶持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政策和措施。
六、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严格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完善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公开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建立资金到户到人精准使用机制。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教育、医疗保障等转移支付支持力度,落实好金融扶贫政策,确保扶贫投入与攻坚克难相适应。完善区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加强脱贫攻坚督查和暗访工作
进一步发挥督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不断创新督查推进机制,全力以督查提振精神、聚焦重点、倒逼落实、展示成果。将全面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推动项目建设等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八、加强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
坚持市区领导和党员干部联系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村第一书记作用,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实现村有集体经济、贫困户有发展产业。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春风行动”、“远程会诊”、市慈善总会建立的慈善助力精准扶贫专项基金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团组织积极性和优势,为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创造良好条件。
九、加大脱贫攻坚舆论宣传力度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选树典型,总结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激励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加大投入,持续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形象。
十、做好节日走访慰问工作
重大节日各级政府、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帮扶贫困村,实施“一对一”零距离帮扶,送政策、送亲情、送温暖,了解帮扶结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贫困家庭感受到党的脱贫政策带来的温暖,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现将《南芬区脱贫攻坚2019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芬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19年3月28日
南芬区脱贫攻坚2019年工作要点
为推动2019年南芬区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打赢打好全区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根据《本溪市脱贫攻坚2019年工作要点》,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
1.开展脱贫质量大排查。对已脱贫的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质量开展一次全面大排查,将脱贫成效不稳固的脱贫人口、返贫人口做返贫处理,重新纳入扶持范围予以继续扶持。重点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不稳定贫困人口,通过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2.开展“档外人口”贫困识别。对建档立卡以外的农村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对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原因致贫的“档外人口”要按照规定程序纳入,坚决扫除“死角”、“盲区”,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二、加快推进行政村提升工程
围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加快推进行政村提升工程,补齐行政村发展短板,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1.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行政村通村组路建设,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等基础设施维护机制。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改善贫困村所在街道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继续完善全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三是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治理。
2.提升扶贫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带贫减贫能力。一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行政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重点培育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电商扶贫带贫站点和示范网店,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村级特色品牌。二是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推进行政村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与支持各类企业到行政村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三是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建立致富带头人创业项目减贫带贫机制,把致富带头人培训纳入地培训计划。强化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配强建强农村发展带头人。
3.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稳妥推进村民自治下沉,增强村民小组(自然村)治理能力。加强贫困村农村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提升贫困村治理和服务能力。二是创新治理机制。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贫困村治理体系。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指导贫困村盘活各类集体资产,鼓励贫困户将闲置农房、土地经营权等资产入股。大力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建设扶贫车间,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4.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一是纠正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评选。建立邻里互助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大力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抵制封建迷信,防范宗教思想渗透。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培训。建立脱贫激励制度,评选先进脱贫典型,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
三、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推进工程
1.继续推进教育扶贫。继续实施教育资助政策,对学前至高中(中职)贫困学生发放普惠资助资金,完善学生资助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去农村学校任教。提高农村学校软、硬件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儿童不辍学。继续提高贫困家庭智力脱贫能力,加强对返贫家庭学生的资助跟踪。
2.继续推进产业扶贫。落实《本溪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特色林业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电商产业。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3.继续推进就业和低保兜底扶贫。强化就业政策落实,鼓励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实施贫困高校毕业生托底安置就业。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助力参保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探索并制定我区农村家庭收入核算办法,进一步落实因病支出型家庭救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行一户一册管理,精准掌握并落实残疾人贫困户的需求。
4.继续推进健康扶贫。重点围绕精准健康扶贫三年计划,实施“三个一批”重病救治工程,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贫困人口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发生率和返贫率,提高脱贫人口的生活质量。在已有的医疗保障基础上,再建两重保障,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保险和实施慈善救助。
5.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高脱贫质量,加强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新建和改造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建设;搞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
四、实施“文化进万家”工程
充分调动全区各类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提高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利用率,实现文化精准扶贫。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宣传对农村贫困老人的关爱扶助,营造“百善孝为先”的浓厚氛围,激发子女敬老、爱老、养老意识,倡导淳朴家风、村风、民风。开展感恩教育,增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恩情”意识,激发对党、社会的感激之情。
五、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
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按照《本溪市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行一户一册管理,落实好各项扶持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政策和措施。
六、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严格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完善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公开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建立资金到户到人精准使用机制。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教育、医疗保障等转移支付支持力度,落实好金融扶贫政策,确保扶贫投入与攻坚克难相适应。完善区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加强脱贫攻坚督查和暗访工作
进一步发挥督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不断创新督查推进机制,全力以督查提振精神、聚焦重点、倒逼落实、展示成果。将全面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推动项目建设等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八、加强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
坚持市区领导和党员干部联系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村第一书记作用,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实现村有集体经济、贫困户有发展产业。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春风行动”、“远程会诊”、市慈善总会建立的慈善助力精准扶贫专项基金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团组织积极性和优势,为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创造良好条件。
九、加大脱贫攻坚舆论宣传力度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选树典型,总结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激励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加大投入,持续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形象。
十、做好节日走访慰问工作
重大节日各级政府、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帮扶贫困村,实施“一对一”零距离帮扶,送政策、送亲情、送温暖,了解帮扶结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贫困家庭感受到党的脱贫政策带来的温暖,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芬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