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nfqrmzf-2021-00673 | 发布机构: | 南芬区人民政府 |
信息名称: | 南芬区落实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 “十要求”自查报告 | 主题分类: | 义务教育领域 |
发布日期: | 2020-11-17 | 成文日期: | 2020-11-17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南芬区落实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 “十要求”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的通知》和本溪市教育局【2020】89号文件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区先后通过下发通知、召开专项会议、组织学校自查等手段对贯彻落实“十要求”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成立专项工作督查小组,采取听学校汇报、与师生家长座谈、查看微信群、检查作业、教案、现场听课等形式,对照“十要求”,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了区域性督查。现将我区“十要求”贯彻落实情况和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然情况
南芬区共有义务教育学校4所,有教学班48个,学生1213
人,有学科教师225人。
二、“十要求”落实情况
南芬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11月11日接到文件后,立刻着手此项工作的安排与落实。
(一)闻令而动,深入学习宣传阶段(2020年11月11日——11月13日)
1、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即日执行。接到文件后,我区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在第一时间将文件转发到4所学校,并要求学校在第一时间将文件转发给每位教师,对文件精神进行宣传和初步学习。及时宣传,覆盖全员,教师对“十要求”知晓率达100%。同时要求学校从即日起落实“十要求”,不允许有在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及让家长批改作业等违反要求现象发生。
2、认真领会,强化学习,增强认同感。以学校为单位,要求各校利用周五(11月13日)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开展贯彻落实《辽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专项学习和讨论活动。通过逐条逐句逐字的学习与研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使作业管理“十要求”在广大教师中入心入脑。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辽宁省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辽教发【2019】59号)两个文件,从国家意志层面引导教师对辽宁省出台的“十要求”进行正确理解,认识到“十要求”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是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要求,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3、强化管理,完善机制,落实“十要求”。教育局以《通知》的形式,对贯彻落实《十要求》进行了布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情制定落实“十要求”实施方案,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常态管理;加强监督和考核,时时了解教师执行“十要求”的情况,制止并杜绝微信群布置作业、家长学生批改作业等有关违反“十要求”的行为。
(二)自查自纠,认真查摆问题阶段(2020年11月16日——11月18日)
落实本溪市关于落实《十要求》的文件精神(2020【33】号),依据“十要求”内容,在学校充分自查的基础上,区督查组对4所学校进行了督查。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
(三)召开会议,立足常态增效减负(2020.11.19—)
贯彻落实“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会议”要求,组织召开了南芬区落实“十要求”专题会议,立足常态,着眼长远,以规范作业管理为突破口,对“十要求”的落实行了再部署。以此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夯实常态和细节管理,以管理保质量促提高,提质减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3、自查情况
自2012年规范办学行为以来,我区一直不折不扣地执行《本溪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本教发【2012】2号)《本溪教育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实施细则》(本教通字【2012】3号)《关于严格执行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关规定的通知》(本教通字【2012】43号)《南芬区教育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实施细则》(本南教字【2012】18号)要求。并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步,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23日)为纲要,认真落实《辽宁省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辽教发【2019】59号)规定。全区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有序,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求升,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一)教学工作
1.严格依照国家标准制定课程。学校严格落实《辽宁省全面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的通知精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严格执行辽宁省对周课时总量、学科课时总量的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科课时量严格遵照《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
2.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3.学校坚持“零起点”教学,严禁敷衍教学超纲超进度教学。
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新的知识内容一律“零起点”教学。
4.保证课堂教学完整性。教学目标的确定以落实“知识与技
能”为主线,夯实基础,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运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通过优化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精致讲练、即时评价等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5.没有强制或暗示学生增订教辅材料现象。通过调查,我区
没有强制或暗示学生增订教辅材料现象,确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二)考试工作
1.严格依照国家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试题内容严格遵照
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没有偏题、怪题,能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考试难度适中。根据教材、教学参考书等,遵循课程标准,
试题难易适当,题量适中,充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综合分析能力。
3.严禁公布学生个人考试成绩及排名。坚决杜绝公布考生个
人或集体的考试成绩、名次等信息。
4.没有对班级考试成绩进行排名。考试后,各班成绩只有相
关领导掌握,班级与班级之间没有比较,更没有排名。
(三)作业布置
1.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作业实施方案。方案从作业的布置
与实施、作业的批改和讲评、作业的控制与审核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规定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执行。
2.年组能够统筹安排作业。由教研组长牵头,统筹安排本
年组的英语、科学等作业,确保作业量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3.班主任能够统筹本班任课教师安排布置作业。与其他本年
组科任教师做好沟通,确保作业量总时长在规定范围之内。
4.学生自习时间充足。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自习时间。
5.没有自习被挪用、挤占等问题。
6.小学一、二年级没有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现象。经过调查,
没有此现象发生。
6.小学其他年级作业总量没有超过45分钟。经过调查,没
有作业总量超过45分钟的现象发生。
7.教师不存在只在微信群、QQ群内布置作业的情况。经过调
查,普遍布置作业都是面对面布置给学生,只是通过微信群、QQ群让家长知晓。
(四)作业批改
1.教师全部做到了亲自批改作业。经过调查家长及学生,通
过检查作业,教师均做到了亲自批改作业。
(五)体育活动
1.以前没有将体育活动纳入家庭作业任务之中。
2.没有大量布置需使用电子产品完成的作业任务。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基本上布置以写、背、搜集资料等为主的作业,有时根据需要会布置使用电子产品才能完成的作业。
(六)教师减负
1.没有安排教师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学校每位教师
都有固定的教学任务或后勤任务,都能很好完成本职工作,学校没有安排其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
3、存在的问题
1.在11月10日前存在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布作业,目的让家长知晓当天作业的现象。
2.学校存在上级推荐的平台,教师在优教通平台、一米阅读APP、出口成章平台APP布置学习任务现象。
3.家长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让孩子参加初中英语、数学等补习班现象。
4.家长给孩子购买卷纸、练习册,请教师帮助批改现象。
5.学生征文、观看宣传活动较多,有的让进课堂,原来教学任务没有减少。
6.没有将体育活动纳入家庭作业任务之中问题。
7.基础性作业多,实践性和弹性、跨学科作业少的现象。
四、整改措施
1.立查立改。制定实施方案,逐条寻找问题和差距,统筹
制定有效措施,解决“十要求”内容中存在的显性和隐性问题。从即日起,全区学生准备作业记录本,记录当日学科作业,坚持杜绝通过微信群发布作业的行为。强化作业管理,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劳动、体育、养成习惯等方面教育,安排体育活动、家务劳动等家庭作业任务。
2.常抓不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实备课、上课、作业、
辅导、批改各环节。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坚持常态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质减负。加强研究学习,提高领导管理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能力等。尤其重视作业环节,重点抓实作业的整体设计,坚持科学统筹,分级管理,分层设计。从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形式等方面保证作业的实效性。
3.慎用电子产品。对必须借助电子产品完成的作业任务,要科学合理规定时间,不允许大量布置利用电子产品完成的作业。对家长、学校都不太认可的APP学习软件,规定禁用。
4.强化家教工作。加强宣传指导,引导广大家长对照“十要
求”承担起家长的责任,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监管,家校合力,共同管理好孩子。加强导向引导,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安排孩子居家学习和生活,逐渐转变育子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子方法少给孩子报班补课,少给孩子留额外作业,少买练习册,最好做到不课、不买练习册、不多留作业。
5.强化督导检查。建立起校、区两级督导检查机制。采取集中检查和随意抽查的方式,对“十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学校的考核内容中。
四、有疑问的问题
1.小学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45分钟,是否包含除书
面作业以外的其他实践性作业。
2.有些工作是借助软件完成的,比如我校语文学科使用的:一
米阅读、爬梯朗读、出口成章等,是否允许继续使用。
3.一、二年级是否可以安排写日记。
4.四至六年级,周六、周日是否可以按每天不超过45分钟的作业量布置书面作业。
通过自查,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落实“十要求”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还将继续按要求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