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 破难点 创亮点:南芬区教育局扎实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
——南芬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材料之二
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导向作用,一年来南芬区教育局根据教育教学任务和南芬区实际,在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素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深入基层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区师生法治素养显著提高。
图一:老师们集体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
教育局法治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此前的素养提升工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师资专业化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虽能够完成基本的法治教学任务,但在法律知识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对于一些复杂法律问题的讲解不够精准透彻,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法治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二是家校教育协同不足。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家长对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在家庭环境中有效引导和监督学生的法治学习与行为。家长法治素养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法律意识,削弱了法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图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区教育局从课程设置、活动形式等方面,着手完善和改进。一是锚定重点,构建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全区4所小学法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确保每学期至少安排一节法治教育课,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阶段注重基础法律常识与趣味活动结合(如法治主题班会),小学高年级阶段融入宪法、民法等系统性法律知识。二是破解“难点”丰富法治教育活动形式。举办了“法治宣传周”系列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吸引师生积极参与。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司法审判流程,增强对法律程序和法治精神的直观理解。开展法治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手抄报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的热情,营造浓郁的校园法治氛围。三是打造“亮点”,开展“三个进行时”专项行动。开展“执法进行时”活动。联合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校园安全执法检查”,对校园周边的网吧、流动摊贩、交通秩序等进行专项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开展“关爱进行时”活动。联合团区委等单位组织“法润校园 护航成长”主题教育,举办爱心进校园活动、心理咨询服务等。开展守护进行时活动。联合公检法司部门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法治副校长讲法”等实践项目。强化校内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加强安保人员培训,严格执行门禁制度、校园巡逻制度等,构建全方位的校园安全防护网,本年度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为师生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
图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竞赛
下一步,南芬区教育局将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开展教师法治教育专题培训,重点培训《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建立法治教育师资库,邀请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
二是建立家校共育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需求,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普及家庭教育法律知识,共同推进法治教育。三是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品牌建设。持续举办“法治文化节”“法律知识竞赛”,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宪法日等节点开展融合教育。通过“升国旗跟读宪法”“法治副校长以案说法”等活动,强化青少年对宪法的认同。
图四:实验小学同学们制作的手抄报
图五:实验小学同学们制作的手抄报
图六:师生参加分组学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