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4 10:53:37 浏览次数: 【字体:


 

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册

 

edbd1dfcbd6a4c7f82e54fe4031bd7ec.Png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疾病症状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疾病对策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痊愈

 艾滋病被发现的40年时间里,全球仅两位患者确认治愈,即均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在20207月的第23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来自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临床研究人员公布巴西一名男子可能已成为第一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即得到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2020826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美国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拉根研究所,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研究团队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题为“Distinct viral reservoirs in individuals with spontaneous control of HIV-1”。该研究通讯作者为拉根研究所的免疫学家Xu Yu教授。

 研究团队发现,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而能够控制病毒复制的HIV-1感染者中,病毒经常整合到人类基因组的特定区域,其中的病毒转录受到抑制。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分析的一例患者可能实现了HIV的清除性治愈(sterilizing cure)。

 第一例治愈者——柏林病人

 柏林病人广为人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地球上唯一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他名叫 Timothy Ray Brown ,他在1995年被发现感染艾滋病,此后一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2006年,他患上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07年,他接受了CCR5 Δ32/Δ32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治好了白血病,体内的HIV病毒也彻底消失了。此后差偶偶12年时间里,他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因此被认为是治愈了艾滋病。20209月,他死于白血病复发。

 第二例治愈者——伦敦病人

 201935日,Nature 发表了一篇题为:HIV-1 remission following CCR5Δ32/Δ32 ha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的论文。

一名感染了HIV病毒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CCR5 Δ32/Δ3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霍奇金淋巴瘤得到了有效治疗,同时,他在长达30个月的时间里,体内没有再检测到HIV病毒。

2020年310日,Lancet HIV 期刊发表论文,在对“伦敦病人”治疗后连续4年的跟踪研究后,将其病情改善情况从长期缓解改为治愈。宣告了世界上第二个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出现。

 第三例治愈者——纽约病人

 2022215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科学家们披露了世界上第三例艾滋病痊愈患者的详细病例。更重要的是,这名中年、混血女性患者是第一个通过移植脐带干细胞成功治愈艾滋病的案例。这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愈性疗法,还为来自更多种族背景的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希望。 [6]

第四例治愈者——感染HIV病毒31年后被治愈

2022年727日,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的研究团队宣布,一名66岁的艾滋病患者被“治愈”,成为继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和“纽约病人”之后,第四位经干细胞移植实现艾滋病

长期缓解的病例。

 

预防方法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最新进展

 2019116日,美国研究人员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得一种艾滋病病毒新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在艾滋病病毒相关命名准则发布19年后首次确认新毒株。发表在美国《艾滋病杂志》上的研究论文显示,这种新毒株属于HIV-1M群,被确认为L亚型。世界上大多数患者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属于HIV-1型,其中M群最为常见。 2022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为一名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毒(HIV)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儿童进行肾脏移植手术。据悉,这是全国首例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儿童进行肾脏移植的手术。

 202223日,《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指出,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荷兰发现了一种新的、高毒性的HIV病毒株。VB突变株的毒力更强、更具传染性。